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MODIS产品的生态系统呼吸模型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验证
姜海梅, 叶昊天, 王若静, 郝勇, 王成刚, 曹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6): 1029-1037.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109
摘要874)   HTML    PDF(pc) (864KB)(171)    收藏
利用2010—2013年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动相关通量观测系统数据以及MODIS产品数据, 验证基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陆地表面水分指数(LSWI)和地表温度(LST)的生态系统呼吸模型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适应性, 并探讨该遥感生态系统呼吸模型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 生态系统呼吸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夜间生态系统呼吸速率(Reco)在生长季内和年际间的变化, 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较好(R2=0.90, RMSE=0.02 mgCO2/(m2·s)); 夜间Reco的观测值与EVIs×Ws (EVIsWs分别是EVI和LSWI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函数)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R2=0.63), 与LST 的关系基本上满足L-T方程(R2=0.39); 夜间Reco在生长季的前、中、后期对EVIs×Ws和LST的响应不同是造成模型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不同生态系统呼吸模型在半干旱草原生长季碳循环研究中的比较及应用
姜海梅, 张德广, 王若静, 何旭升, 曹乐, 王成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 (3): 593-604.   DOI: 10.13209/j.0479-8023.2018.001
摘要990)   HTML8)    PDF(pc) (1425KB)(151)    收藏

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度协方差通量观测系统记录的湍流数据和土壤温度、湿度数据, 分析2010—2012年锡林郭勒半干旱区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呼吸过程及主要气候影响因子, 探讨以土壤温度和土壤体积比含水量(VWC)为计算参数的3种连乘形式的呼吸模型和Q10呼吸模型在该生态系统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生态系统生长季净碳交换速率(NEE)、呼吸速率(Reco)以及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年际变化特征。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其中土壤含水量是重要的限制因子。2010和2011年, 生长季降水量偏少, 该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当土壤含水量处于12%~20%区间时, 呼吸速率随其升高而显著增加, 而当土壤含水量<12%或>20%时, 呼吸速率对其变化不敏感; 2012年降水充沛, 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关性更显著。4种呼吸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 Q10模型的表现(R2=0.64)优于其他3 种连乘模型。使用Q10模型模拟的2010, 2011和2012年生长季呼吸作用的累积碳交换量分别为157.32, 138.75和 246.32 gC/m2。该草原生态系统在这3年生长季中均表现出较显著的碳汇功能, 净碳交换累积总量分别为−110.28, −68.79和−310.05 gC/m2, 总初级生产力累积总量分别为267.52, 207.57和555.85 gC/m2。干旱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呼吸作用, 与总初级生产力和呼吸作用相比, 净碳交换量的年际差异更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EBEX-2000湍流热通量订正和地表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研究
姜海梅,刘树华,张磊,刘和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932)      PDF(pc) (694KB)(505)    收藏
运用EBEX-2000实验资料, 分析超声虚温订正和Webb订正对湍流热通量计算的影响及这两种订正的主要控制因子, 并在对湍流热通量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简单讨论了能量平衡闭合率(EBR)的影响因子, 结合实际的天气、地形条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虚温订正值为?40~2 W/m2, 有明显日变化, 均值为?8 W/m2, 主要受大气稳定度和水汽垂直梯度影响; Webb订正值范围为?5~14 W/m2, 订正量均值较小, 约1.8 W/m2, 白天为正值, 夜间为负值, 主要受波文比和空气比湿的影响, 出现较大修订值的几率很小; 30 min平均的能量平衡闭合比率(EBR)约为0.63, 其日变化幅度剧烈, 日变化幅度及夜间离散度很大, 并且随土壤含水量的突然上升而急剧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扰动近地层湍流互谱特征研究
姜海梅,刘树华,刘和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85)      PDF(pc) (627KB)(387)    收藏
运用国际能量平衡实验(EBEX-2000)的湍流、净辐射和温度梯度资料, 对近地层8.7 m和2.7 m两个高度的湍流互谱结构、温度廓线和湍流通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重点研究了逐块灌溉所致的扰动近地层内大涡与局地湍流的相互作用以及大涡对地表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低频湍流互谱的峰值频率在两个高度趋于一致, 基本遵循外层标度律(OLS)模型; 高频湍流符合局地各向同性湍流理论。由于大涡的影响, 湍流互谱低频能量显著增强, 且该增强作用在8.7 m高度比2.7 m高度更为突出。湍流谱的低频部分出现多峰值, 峰值频率对应的涡旋尺度与热力非均匀性的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主要的3个涡旋尺度分别为800, 400和200 m。大尺度涡旋扰动对局地湍流的影响: 上层大于下层, 不稳定时大于稳定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